党建工作
【暑期社会实践】经管学院“水润苗乡”暑期社会实践团点亮山区儿童的梦想之灯
经管学院“水润苗乡”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4日至27日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苗族彝族白族乡鸡戏坪村石槽小学展开了为期4天的支教活动。实践团秉承北建大“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的校训,紧密围绕“扶智、扶志、扶治”主题开展此次支教活动。
下面是几位实践团成员支教的切身感受。
曾思蜀:我发挥个人特长为石槽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节篮球课,在进行了简单的热身运动后,我给孩子们讲解了篮球运动与比赛的规则后,示范了标准的运球和投篮,接着让他们依次运球到球篮底下投篮,为他们指正一些错误动作。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不能达到规范熟练,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十点的阳光耀眼夺目,我汗如雨下,孩子们打篮球时洋溢在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却化作一缕微风,赶走了燥热,带来了凉意。
郝熙:我负责教孩子们绘画,山区的孩子们性格有些内向,只能先画些他们感兴趣的花草水果,和小朋友们通过简单的交流,变得熟悉起来。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画画,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力,渐渐地对形象和色彩更加敏感。我发现这里的孩子虽然视野不甚广阔,但想象力不俗,希望这次接触能够为他们打开梦想的天窗,今后新手描绘更好的未来。
高敏奇:我负责教孩子们手工部分,第一节手工课是折千纸鹤,但由于折纸鹤需要多次折叠按压,难度较大,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将主题改为“属于自己的纸飞机”,并且换了一种授课方式,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属于他们的纸飞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果然,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更加易于接受。
郭丽慧:通过这几天和孩子们的相处,我与他们建立起了良好的情谊。课余时间,我给小女孩儿们编头发,通过聊天,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和文化习俗。我是她们的知心大姐姐,在生活和情感上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上六年级的女孩儿,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姐弟三人都由年迈的奶奶照顾。她是一个十分热心善良的姑娘,给实践团成员带路,帮我给小朋友们发放实践团定制的纪念册。离开小学那天中午,她专门跑来和合影道别,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凭我一己之力也许不能彻底改变当地的教育现状,但我会时刻叮嘱她好好学习,鼓励她走出大山。“姐姐在北建大等你”是我对她最美好的祝愿。
李学文:7月27日,我随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乡鸡系坪村的一户人家,采访了一位考入山东科技大学的学长。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学长的弟弟在读初一,哥哥和妹妹却没有上学的机会。而这种青少年受教育程度偏低的情况,在当地并不少见。主要原因之一是家长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中并不重视教育,认为读书不如在家务农。实际上,像学长这样考入大学的同龄人在全乡范围内大概有100位左右,但占比全乡人口还是极低的。究其根本,是当地村民的思想落后,比起硬件设施的配备,思想上的转变,对教育的重视,则显得更加迫切。学长的家并不富足,炉灶在地上,床铺需爬梯而上,家中没有明亮的灯光,但我却看到了学长眼中的闪光。那是一份在贫困中坚信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一团愿为家乡建设献身的热火。
我们跨过大山的阻碍,为山区的孩子们送去诚挚的关爱。我们精心准备的每一节课程,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兴趣。我们给孩子们赠送纪念册,让山区的孩子们拓宽视野,点亮梦想之灯。
在支教过程中,实践团每位成员都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这些山区里长大的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憧憬和渴望。然而偏僻的地理环境,闭塞的交通条件,极大地限制了教育资源。实践团紧密围绕“扶智、扶志、扶治”主题开展此次支教活动,即讲授知识、提升智力;描绘蓝图、志存高远;兴邦立国,整治教育。希望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向外界展示这里的教育现状,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和我们共同关注山区教育,给孩子们的未来带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