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暑期社会实践】经管学院“水润苗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贵州省了解当地民俗,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

作者:王嫣然 |来源: |发布日期日期:2017-10-28 | 阅读次数: 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精神,引领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经管学院“水润苗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贵州省开展活动,了解当地民俗,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

  实践团为了深入了解贵州民族特色,首先来到了贵阳市,参观了位于贵阳市迎宾大道—遵义路筑城广场南广场的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是在于2007年建成的贵州民族文化宫大楼的基础上,于2012年正式挂牌成立的全国第五个省级民族博物馆。博物馆建筑汲取了贵州侗寨鼓楼轮廓曲线的神韵,为三叉弧形堵式建筑,前弧形面有机衬托毛主席塑像,大楼六个面的每一面形状都构成“山”字形,建筑造型着力强调贵州、民族、文化三个内涵,颇具贵州地域及民族色彩。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博物馆藏品主要以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特别是贵州18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实物资料为主,以反映各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统服饰、银饰、面具、生产、生活用品、民族文献古籍等以及反映历史上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影(音)像资料。目前共有藏品 14000余件套。

  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了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乡了解当地民族特色。营盘乡位于水城县南部,乡境内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布依族、仡佬族等18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占总人口21.3%,彝族占总人口14.2%,白族占总人口14.9%。在与乡政府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营盘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2016年省国土厅旅游资源大普查,全乡共普查出113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优良级资源15个。乡境内山高石奇,群山相聚,有石林、石牙、石洞、石谷、峰林、瀑布、天生桥等地表岩溶形态,又有溶洞、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地下雄姿,是一块旅游资源富集的宝地。

  我们在乡镇及村里走访农户时发现,这里对于结合旅游资源,挖掘民族特色上还有所欠缺。老年人还保留着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习惯,但年轻人基本上都不着民族服饰了。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民族特色,是当地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的产业支柱。营盘乡现在正在按照规划,积极修建公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可以实现脱贫,达到同步小康。

  贵州省至今还保留着不少极具强烈个性的地方民居。贵州山寨民居,它是贵州各族人民,用取之于自然的乡土材料,通过 木匠、 石匠、泥瓦匠和普通的庄稼汉,通过日积月累、 代代相传逐渐创造出来的,它具有浓郁的山地特色和民族特色,朴实而又独特的中国西部山地民居文化。贵州民居不仅表现贵州边远民族的精神和性格,而且从贵州民居本身,还能看出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精神。因此贵州民居也是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中国建筑文化古老悠远和 绚丽多姿的风貌,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淳朴简洁、华美精巧兼而有之的审美内涵。贵州民居具有依山就势、高低参差,表现独特与环境结合的山地建筑形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重要源泉。贵州省作为民族文化大省,取得了很大成绩,创造了很好经验,对于增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实践团将对调研成果进行梳理,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不断弘扬灿烂的民族文化,为当地乡村的保护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推进。